有毒致癌的化妆品成分有哪些?
毒性与剂量

图1 酒精伤肝
(图源:https://www.163.com/dy/article/GDGC345205373K23.html)
毒理学名词—LD50
所以我们在衡量某个物质是否具有毒性时,要引入一些毒理学的基本概念,其中之一LD50(即:半数致死量),它是指我们把某种物质喂食给小鼠或者其他动物,当摄入量/暴露量达到一定程度时,可能导致50%的小鼠,此剂量即为半数致死量。

图2 半数致死量
某种物质的LD50值越低,毒性越强。在实际应用中,考虑毒性时,必须考虑物质的剂量或暴露量。无数的物质,在高浓度的情况下有毒性;而在低浓度时,则表现出其他生理活性,或者并不表现出任何毒害作用。
而实际的作用剂量又和暴露途径非常有关,比如,一些粉类物质——涂抹在皮肤上、甚至吃下去都是无毒无害的——譬如面粉——但肺吸入就有毒害作用。在化妆品的典型例子就是二氧化钛、防晒喷雾。
我们国家实行了世界上化妆品原料管理最严格的制度, 没有之一!其中有一份实质上的白名单,即《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》,还有一份禁限用物质名单。
禁用成分,就是一定剂量下可能导致毒性、致敏性过强或者有光毒性、生殖致畸性、致癌性等的成分。因为它们已经被排除在化妆品允许使用的成分之外,故目前中国市面上化妆品成分表里的物质(只要没有非法添加),经过长期使用,可以说安全性是有保障的。
而限量添加成分,比如防腐剂、防晒剂,有各自的使用上限,这些成分也受到了严格监管,正常使用量和使用途径下,大家也基本不必担心其毒性问题。
如何选择化妆品

错误的鉴别方法
网上曾经流行一些方法,鉴别化妆品是否含有致癌或者有毒性的物质,比如用火烧某个化妆品,或者滴在水里,观察沉浮等等,这都是陈年轶事了。
广为关注的,可能含有来自是煤焦油或其他石化来源原料的化妆品。准确地说,七十年代以前,由于石油提炼技术较差,某些来自于石油或煤的原料里,可能混合有一定量的多环芳烃类物质,它们对皮肤确实有致癌性和致粉刺性。并且,多环芳烃是有毒性的,特别是吸入的情况下,对人伤害较大。
随着技术的发展,这些成分已经在化妆品原料中被杜绝了,厂商不太可能使用纯度低的原料。而过去那些所谓的鉴别方法,很多确实是智商税。